祖任平
2020年05月14日08:32 来源:中国钱柜娱乐手机版报
己亥庚子之交,新冠肺炎突如其来,病毒肆虐、疫情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封;5月2日零时,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二级。经过艰苦卓绝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医务工作者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谱写了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战疫史诗。
(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党中央一声号令,战疫全面打响:32个部门组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市县乡村党组织书记靠前指挥,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紧紧跟上,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形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这声声号令,是那么熟悉地回荡在历史的天空:那是1947年毛主席在陕北窑洞用电台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嘀嗒、嘀嗒”的声音,那是1998年特大洪灾“严防死守、人在堤在”的声音,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的声音……铿锵有力、直抵人心的声音,通过党的组织体系的高效运转,转化为全党全军全国令出行随的整齐行动。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组犹如躯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的基层组织是神经末梢,是组织动员群众的重要纽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这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实支撑。
把党的堡垒建在防控一线。疫情防控在哪里、工作卡点延伸到哪里,就把党建专班或临时支部建到哪里,党旗始终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支援湖北医疗队落地后,迅速建立战地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冲上急难险重的阵地,处理复杂的情况、承担最危险的任务、扛起重大的责任;武汉17个方舱医院成立40多个患者临时党支部,党旗挂在病床前,主题党日活动凝聚人心,营造温暖方舱的“心灵氧吧”。
一家体育馆改建而成的方舱医院,从筹备到患者入住,仅仅用了48小时。开始的时候,患者和医生护士、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紧张而微妙。方舱很快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热心的党员患者担任支部书记,分区选出了“区长”,负责协调各方工作。帮助医护人员送药、分发餐食,安抚新进舱的患者,开展消防培训演练,指导病友垃圾分类,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很快形成,数百名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相互信任、勠力同心。
疫情之下,每一个村社、每一个网格,都是一个微型战场。在战疫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筑起坚强战斗堡垒:从村口喇叭的硬核喊话,到社区门口的严查严控,从地毯式排查到网格化管控,守好门、看好家,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用脚步丈量大街小巷,用爱心关怀邻里街坊,封闭楼栋不封闭服务,封闭小区不封闭温暖,民有所需我必有应,哪里有困难有需要,党组织和党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党组织动了起来,人民群众跟了上来,抗击疫情的力量,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坚守岗位、主动请战、下沉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持续英勇奋战;输送医护人员、开展科技攻关、组织志愿服务,高校党组织积极贡献力量;筹措物资、突击生产、服务上门,企业党组织火速驰援疫情防控……一个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筑起一座座防控疫情的战斗堡垒。
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昂扬斗志。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二)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34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星夜驰援湖北,与50多万湖北医务工作者一道,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点亮生命的希望,驱散病毒的阴霾,以生命赴使命,用使命护生命。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出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战疫诗篇。他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
没有谁生而无畏,只是选择了无畏。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呼吁公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李兰娟院士的脸庞上,布满了深深的压痕……
生命至上,何险不敢趟;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道义担当,是广大人才的鲜明品格和精神底色。从“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到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无不凝聚着澎湃潮涌的爱国心、报国志。他们爱党爱国、坚定跟党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个人梦、团队梦融入中国梦,把创新创造果实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棵长青树上。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人才牢记总书记嘱托,闻令而动、众“智”成城,把疫情防控作为践初心担使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主战场,以满腔热忱投入战疫。科技人员组织科研攻关,开展病毒溯源、试剂检测,推进疫苗研发,提供科学防控策略;企业科研人员持续奋战,加紧研制病毒检测产品和防疫利器;专家学者及时发声、答疑解惑,稳定人心、坚定信心,为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