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区        注册

课堂“低头族”,如何抬起头?

2014年05月22日09:2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课堂“低头族”,如何抬起头?

天津高校倡导“无手机课堂” 在上课前,一名学生将自己的手机放在“手机安全岛”内。新华社发

你听说过高校“低头族”吗?不管老师讲得多卖力,他们总是头也不抬地紧盯手机,刷微博、看朋友圈、追电视剧、玩游戏。对他们来说,上课时能忘带课本,却不忘揣上充电宝。

如今,这样的课堂“低头族”已成为众多高校中的一道“风景”。而不少学校也开始费尽心思地予以防范:有的出台严厉的“扣分”政策,有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统一上缴手机,还有的干脆安装信号屏蔽机、上课期间断网。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只“限行”却未“收心”的举措在短期内确实能取得一些效果,但时隔不久,学生总能“下有对策”,课堂“低头”的窘况也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上大学不费脑子,费流量”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每天第一件事是睁眼,第二件事就是看手机,上课怎么会不玩?”提起上课玩手机,北京某高校资深“低头族”小陈有着一肚子俏皮话,“有时候也不是老师讲得不好,但自己就是每隔几分钟要刷下微博、看看朋友圈,要不实在受不了。”

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山西某高校教师刘方刚开始“确实看不惯”,现在却也见怪不怪了:“上课不到十分钟,底下拿着手机看的就有一大半。还有学生发帖说,‘游戏最高分全都是上课时打下来的’,太悲哀了。”

记者在北京某高校随机采访了十余名学生,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自己会在课上玩手机”,但也存在“看人、看课下‘菜碟’”的情况。

“选修课人多,老师也管不过来。”“反正期末也不考试,教的东西又简单,上课随便听听就行了。”“讲得太没意思,以后也用不上,玩会儿手机打发时间。”几位刚刚下了选修课的学生告诉记者,如今选修课不仅是逃课的首选项,而且成了课堂“低头族”的“重灾区”,而管理不严、课程考核形式松散、授课内容无味等则是学生“低头”的主要原因。

可在随后一堂专业课上,这些学生课堂表现却特别好,“刚刚上的是系主任的课,谁敢玩手机?专业课知识点过得也快,稍不留神就要落下”。还有学生表示,如果老师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职称比较高,或在考试中比较严格,课堂上“低头”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除了课程和老师,年龄的不同也导致了课堂上“低头”程度的不同。一位长期负责教学管理的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刚刚从高中教育的严格管理下解脱出来,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需要更多自主管理的大学课堂,使得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没能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此外,记者发现,研究生班级人数往往少于本科班级人数,便于管理;而且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多以课堂讨论、小组研究为主,课堂参与程度较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低头”的现象。

为何放不下手机

本该认真听讲的课堂,却变成了游戏网络的“天堂”。为改变这种窘况,不少高校开始寻求改变:扬州大学用了“屏蔽法”,高价购置了一台手机信号屏蔽器,上课时间断网;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则出台“连坐法”,向任课教师的“熟视无睹”开刀,如果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在玩手机,老师又置之不理,将根据玩手机人数的多少,按照教学事故来对老师进行处罚;华中科技大学则有学院出台了“没收法”,如果发现学生上课时玩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

“这些措施都会被学生‘破解’。”刘方所在的高校也采取过类似措施。如果在课前暂存手机,学生要么说没带,要么干脆花几十块买个破手机上交,课上依然捧着智能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关键是学生内心特别反感这些规定,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不能被这么管着。”

“我在美国访问过的几所大学校园内基本都覆盖wifi信号,注册后学生、教职工可以免费使用,上网非常方便。除了有少数老师明确要求课堂内不准使用手机、iPad等设备,多数老师对此持开放态度,不设任何限制,他们认为现今的环境要禁止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很不现实。于是我留意了美国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在所听的几门课中,除了《多媒体新闻采集》老师要求学生使用手机等设备外,其他课上学生很少会拿出手机,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