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昭宇
2025年11月11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三公”經費要嚴控,“三保”底線得兜牢,基層干部有了更扎實的保障,干事創業才更有底氣
?
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進一步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但也有人擔憂:“過緊日子”,與政府提質增效、干部擔當作為是否矛盾?
“過緊日子”,既是一道作風考題,也是一道科學配置資源、提升運轉效能的管理課題。
記者來到天津市西青區公物倉,來自各區級單位的座椅、書櫃等300多件閑置資產,經過專業維修、除塵除膠等處理后,被有序擺上貨架。每件物品都貼有專屬編碼,“線上虛擬倉”實時更新資產狀態。
西青區委社會工作部組建時,公物倉發揮了作用。“籌建新部門,採購辦公用品費時費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區委社會工作部干部孫秀穎說,“在公物倉,100多件辦公用品不到一天就配齊了,省錢又省事!”
西青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辦公用房管理科副科長李恆說:“通過公物倉,借用物資最快一天到位,資產劃轉也只要半個多月,壓縮了採購時間,也減輕了干部辦事負擔。”效率提升之外,是實實在在的資金節約。區委社會工作部借用的這批辦公用品,粗略算下來價值30多萬元。
“過緊日子”不是捂緊錢包不花錢,而是該省的省、該花的花。公物倉省下的錢花在哪兒了?來看西青區大寺中心小學的變化。以前,由於教學樓設計和線路老化,空調安裝成本高。如今,區裡下撥52萬元專項經費改造線路、安裝空調。西青區財政局也記錄著一筆筆台賬:李七庄、大寺等4個鎮街的13所小學安裝空調,赤龍南街道安裝35個汽車充電樁……
說到底,“過緊日子”是擠掉行政運轉的“水分”,而非減少鼓勵干部擔當作為的經費和保障。“過緊日子”的要求非但不影響工作效能,反而有助於倒逼管理機制不斷優化,促進政府運轉提質增效。算好“過緊日子”的兩本賬,“三公”經費要嚴控,“三保”底線得兜牢,基層干部有了更扎實的保障,干事創業才更有底氣。
(作者為本報記者)
欄目投稿郵箱:rmrbzzb@peopledaily.cn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1日 10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