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在開放中謀發展、謀創新、謀共贏(和音)

2025年11月11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開放、創新、包容的品格讓進博會越辦越好,也為各國理解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提供了一扇窗

  

  來自138個國家和地區的4108家企業參展,展示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按年計意向成交額突破834億美元……11月10日,為期6天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落下帷幕。

  2018年,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指出,“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這種品格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生動寫照”,強調各國應該堅持開放融通、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包容普惠,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8年來,開放、創新、包容的品格讓進博會越辦越好,也為各國理解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提供了一扇窗。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8年來,進博會規模不斷擴大,參展主體日趨多元,以開放促共贏的作用愈加凸顯。今年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5》顯示,在當前世界開放總體收緊的背景下,中國的開放逆勢上揚。2024年,世界開放指數同比下降0.05%,中國開放指數同比增長0.5%。從更長時間軸看,1990年至2024年,中國開放指數從0.5891躍升至0.7634,35年間提升近三成。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原負責人哈米德·拉希德表示,在當前全球開放面臨巨大挑戰之際,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成效顯著,為構建更加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樹立了榜樣。

  從低空經濟到人形機器人,從智慧醫療到綠色低碳,一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進博會上首次亮相,展現世界創新潮流的前沿動向。這些“全球首發”“亞洲首展”“中國首秀”表明,中國大市場正從傳統意義上的商品消費市場,升級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利潤場、應用場。“中國不僅是市場,更是創新與合作的熱土”“中國有靈活多變的創新生態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是最富活力的創新基地”……在參展國際企業看來,中國豐富的創新資源、優質的創新環境意味著廣闊的合作空間。越來越多跨國公司依托進博會平台在中國布局創新鏈的關鍵環節,尋求與中國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攜手並進。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本屆進博會上,共有來自123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參展,同比增長23.1%﹔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達163家,同比增長23.5%﹔支持非洲建交國用足用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政策,非洲企業參展數量同比增長80%。今年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首次圍繞“增強全球南方經濟韌性”和“全球南方農業可持續發展”展開研討,助力提升全球南方的發展權和話語權。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表示,進博會讓更多國家的中小企業分享中國大市場機遇,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進博會為推動開放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展示了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大國擔當。展望未來,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開放中謀發展、謀創新、謀共贏,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1日 03 版)

(責編:彭靜、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