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 雋
2025年09月21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讀者關切
我是一名外賣騎手,有時會聽到工友因送外賣時發生交通事故而打官司的事。請問,有哪些法律法規能夠保障我們的權益?
“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
近年來,我國新就業形態快速發展。全國總工會數據顯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佔職工總數的21%。同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也面臨新問題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制度。”
加強和創新制度供給——
來自福建漳州的外賣騎手陳某在配送時因交通事故受傷,他通過平台“一鍵報案”服務,提出職業傷害待遇給付申請。相關部門迅速作出確認,完成醫療費審核與撥付。這是福建省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的首筆待遇支付。
今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決定用3年時間分步驟、漸進式推進試點擴圍工作。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量身定制”的職業傷害保障,既借鑒了社保的普惠性,又照顧了平台勞動者的靈活性。
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首批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專題指導性案例。江蘇某公司要求外賣騎手聖某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后再與其簽訂協議。聖某送外賣時發生交通事故受傷,與公司發生爭議。法院審理認為,對於存在用工事實,構成支配性勞動管理的,應當依法認定存在勞動關系。
“通過案例指導方式統一法律適用標准,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推動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促進新就業形態領域勞動關系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妥善化解。”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說。
今年5月,《共同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工作指引》印發。“我們將加大對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法律援助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應援盡援’。”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推動算法透明和公平——
工作在“雲”上、數據裡、系統中,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特點。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出台《關於落實網絡餐飲平台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要求不得將“最嚴算法”作為考核要求,完善平台訂單分派機制。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強算法治理,督促平台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平台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新就業形態”,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再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社會關心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氛圍越來越濃,權益保障的制度之網越織越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1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