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2日15:11 來源:陝西日報
3月4日6時34分,武漢,窗外的天空還未完全亮起來,施秉銀的電話響了。
“7病區的一名患者病情危重,已先后行氣管插管和ECMO治療,為了確保安全,還是需要您過來一趟。”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一位值班醫生在電話裡匆忙地說。
翻身下床,施秉銀開始在腦海中不斷模擬進入隔離病區后應採取的救治措施的每一個步驟和細節。
進入病區后,施秉銀認出這位患者是武漢大學的一名老教授,已經年近九旬。他說:“對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很不容易,救治老年危重症患者更是難上加難。這名老教授CT檢查雙肺嚴重滲出病變,病情危重。”
經過幾個小時的救治,ECMO被撤下,患者轉危為安。3月13日,患者治愈出院。這種死亡線上爭分奪秒的救治,醫療隊面對過很多次。在武漢的日子裡,他們想方設法不斷地降低病區死亡率,從最初摸索著救治方案與死神搶人,到如今可以與世界分享重症與危重症病人救治經驗。
56個日日夜夜,或辛苦、或幸福,都被施秉銀塵封在自己的戰“疫”記憶裡。
向前沖是戰勝病魔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