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鋼鐵尖兵”筑夢多瑙河畔——河鋼塞鋼管理團隊的奮斗故事

2019年04月25日08:0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鋼鐵尖兵”筑夢多瑙河畔

圖為河鋼塞鋼中塞員工共同研究解決生產技術難題。(資料片) 河鋼集團供圖

4月的多瑙河,碧水潺潺,綠意蔥蘢,是塞爾維亞人心中最美的地方。

盡管距離多瑙河不遠,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簡稱河鋼塞鋼)總經理趙軍,此時卻沒工夫去欣賞多瑙河畔的美景,隨著一系列技改項目緊鑼密鼓地落地,他帶領中方管理團隊與塞方員工一起,全心投入到新設備的引進和調試中。

2016年6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鋼塞鋼,要求河鋼言必信、行必果,打造中國與中東歐國際產能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

近3年,河鋼人牢記重托,不辱使命,用行動實踐著初心誓言。2018年,河鋼塞鋼產鋼176.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6億美元,同比增長43.5%,月度生產運營水平連續刷新歷史紀錄。

在河鋼塞鋼管理團隊這支“鋼鐵尖兵”的努力下,一個活力迸發、綠色高效的河鋼塞鋼正在美麗的多瑙河畔崛起。

牢記使命,打造“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

在河鋼塞鋼生產車間、接待室等很多地方,都懸挂著中國和塞爾維亞的國旗。

“五星紅旗大多是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挂上去的,工人們感到親切,就一直保留到現在。”每當看到這些旗幟,趙軍心中總是涌起一種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河鋼收購斯梅代雷沃鋼廠,堪稱中國大型企業“走出去”的典型案例。

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於1913年,是塞爾維亞唯一一家國有大型支柱性鋼鐵企業,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然而,由於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該廠發展一度陷入困境,瀕臨倒閉。到2015年,設計年產能為220萬噸的鋼廠,全年產量不到90萬噸。

2016年4月,河鋼集團以4600萬歐元收購了斯梅代雷沃鋼廠,並成立了河鋼塞鋼。

河鋼集團能成功麼?一時間,質疑聲一片。

外界的質疑並非毫無根據。2003年,斯梅代雷沃鋼廠破產,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一家鋼鐵公司。2012年,美國投資者撤資,塞爾維亞政府以1美元重新收回該鋼廠所有權。此后,塞爾維亞政府久久未能尋找到新的投資者。

“這是挑戰,更是機遇。”趙軍說。此時的河鋼,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正在加速國際化發展戰略和產業鏈全球化布局。2014年,河鋼控股瑞士德高公司,使河鋼擁有了遍布全球的營銷服務平台。一旦收購以歐盟為主要銷售對象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意味著河鋼將在歐洲擁有本土化的全球制造平台,對開拓歐洲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令河鋼人倍感振奮的是,收購兩個月后,在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來到河鋼塞鋼視察。

“我相信,在雙方密切合作下,斯梅代雷沃鋼廠必將重現活力,為增加當地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塞爾維亞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激發了河鋼人在“做世界河鋼”的同時,主動承擔起“國家角色”的責任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河鋼集團派出9名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素質過硬的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扎根異國他鄉。僅半年時間,就使這個百年老廠扭虧為盈,重回健康發展軌道。2017年,在遭遇極端天氣的不利情況下,河鋼塞鋼全年產鋼147.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億美元,創歷史最好水平。

“我們代表著中國形象、中國角色。”趙軍表示,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時刻牢記習總書記“言必信、行必果”的殷殷囑托,以飽滿熱情和斗志,打造“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努力將其建成歐洲極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2019年一季度,河鋼塞鋼產鋼46.17萬噸,全年產量有望創歷年來的新紀錄。

輸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競爭優勢

連日來,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多次來到河鋼塞鋼軋鋼、燒結等車間,檢查今年實施的技改項目進展情況。

新建現代化燒結線已做好場地准備,主要設備已自國內發貨,燒結效率更高,節能效果更好﹔連鑄涂油機、二號酸洗線焊機等新設備已簽訂供貨合同﹔步進式加熱爐將採用國內最先進的雙蓄熱式,大大提高轉爐煤氣利用率,降低天然氣消耗……

“這些技改項目全部投用后,河鋼塞鋼裝備和工藝將更加完善,產品檔次進一步提升,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王連璽說。

作為最早來到河鋼塞鋼的管理人員之一,3年間,王連璽親眼見証了這個百年老廠的蝶變。

“收購前,鋼廠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很多設備老化陳舊,亟待升級。”王連璽說,這家鋼廠一共有兩台高爐,但多年以來一直是單台生產。河鋼收購后,基於對歐洲鋼鐵市場的預判和自身實力的信心,決定重啟已停產多年的2號高爐。

同時,河鋼立即選派技術骨干對鋼廠進行設備維修及系統改造,並對塞方原有管理和技術團隊進行培訓,還對鋼廠員工實行一系列獎懲制度,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

“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和服務,還有先進的管理理念。”王連璽說,鋼廠過去沒有全成本核算觀念,用料隻願意用精料。河鋼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建立了全流程成本費用控制,用“經濟料”做出高標准的鋼材,讓塞方員工服了氣。

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此后,河鋼集團從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輸出,不遺余力地支持塞鋼發展。先后派出11批、近200人次的雄厚技術管理團隊,深入產線進行專業診斷﹔組建銀團為公司提供低成本項目融資﹔發揮河鋼國際營銷團隊作用,為塞鋼穩定原料供應、擴大產品出口提供了巨大平台。

堅持“三個